首页 > “产学研”动态
“产学研”动态
谢海波教授团队在Green Chem.发表木质素接枝二氢香豆素与环氧化合物作为防晒霜活性成分论文
利用天然聚合物开发环境友好型聚合物材料是降低聚合物工业对石油资源依赖,促进聚合物工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木质素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聚合物,但由于其复杂结构使其很少用于高价值产品,而是焚烧发电或作为污染物处理。人们普遍认为,利用木质素的结构特点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可以显著扩大其应用范围,而接枝改性得到了特别的关注。
谢海波教授,袁继理特聘教授团队在CEJ杂志发表酸性介质中通过在活化的碳黑上构筑具有环氧基团相邻的Co-O/C活性中心高效电催化氧还原合成双氧水的进展
过氧化氢(H2O2)目前是世界上十大基础的化学品之一,是一种多功能的、环境友好的高效氧化剂。但是其传统工业生产工艺是通过蒽醌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能源输入和大型基础的设施,并且存在潜在的运输和储存安全问题。因此,寻找一种廉价、节能和安全的新技术途径生产H2O2是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电催化氧还原合成H2O2,可由可再生能源驱动,提供了一种安全、可持续、分散的解决方案。
谢海波教授团队在离子液体功能化多孔纤维素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并用于CO2环加成反应领域取得新进展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聚合物,是自然科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离子液体功能化聚合物材料被称为聚(离子液体) (PILs),是由单体重复单元内的聚合物主链和离子液体(ILs)组成的聚电解质。近年来,PILs材料独特的物理性能和结构特点、离子液体的可设计性以及聚合物段丰富的PILs性能和应用能力引起了聚合物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广泛关注。纤维素聚离子液体(Cellulose-PILs)是一类离子液体功能化高分子材料,具有热稳定性、不可燃性、高离子导电性、宽电化学稳定窗口、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离子液体和生物基聚合物的双重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造纸、环境保护、水处理、化学传感、纺织印染工业、基因转染、药物输送、抗菌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因此,设计与制备纤维素基聚离子液体材料并对其应用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谢海波教授,谢远鹏特聘教授团队AFM综述:天然材料制备可持续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现状与挑战
有机光伏的能量转换效率已超过19%,达到其商业应用的门槛。除了追求高效率以外,其商业化应用还需考虑材料成本等问题。然而,有机光伏中使用的有机材料通常是石油基合成材料,存在成本高且不可再生等缺点。天然材料具有成本低、可降解和可再生等显著优势。因此,最近几年采用天然材料来制备低成本、可持续有机光伏吸引了广泛的关注。
谢海波教授、黄俊特聘教授团队AFM综述: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从实验室研究到商业化应用的设计策略与挑战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能源利用正经历着以电力为主要能源的快速而大的转变。随着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电网、电动汽车、医疗设备、可穿戴技术和物联网需求的不断增加,电能的可逆存储和释放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技术。如今,锂离子电池以卓越的比能量主导着市场,这项技术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流行。然而,由于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相变和扩散速率的固有限制,电池一直存在寿命短和充电速率慢的技术难题。此外,电池的比能量随着尺寸的增大而迅速减小,这限制了微型电池在为可穿戴和微型电子设备供电方面的应用。
谢海波教授团队在天然高分子有机离子凝胶电解质用于柔性超级电容器领域取得新进展
柔性超级电容器因其超高的长寿命周期、快速充放电率、可弯折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电解质是其重要部件之一,与其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直接相关。传统的液体电解质因腐蚀、集成困难和液体泄漏等缺点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高离子电导率和柔韧性的凝胶电解质将是传统液体电解质的理想替代品,而目前大多数聚合物凝胶电解质是石油基产品,这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问题。壳聚糖(CS)是自然界唯一存在的天然碱性多糖,它可以从虾蟹壳废弃物中提取,充分利用壳聚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能进一步提升壳聚糖的附加值,这将有利于海洋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储量丰富、可再生的壳聚糖作为原料来构建凝胶电解质成为研究者的目标。
谢海波教授团队在香草醛衍生的α,ω-二烯单体通过硫醇-烯点击聚合制备热固性树脂领域取得新进展
通过共价键交联的热固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形状稳定性、耐溶剂性和热稳定性,但其永久性3D网络结构使其不熔不溶,并且难以降解,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目前商业化的热固性材料以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为原料,通过复杂的固化过程获得。因此,迫切需要用可再生资源替代石油基原料,采用温和高效的方法制备可降解热固性材料。
谢海波教授团队在可持续性离子液体设计用于天然高分子溶解加工领域取得新进展
随着不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广泛使用,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塑料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羊毛和纤维素等天然高分子由于成本低,储量丰富,可生物降解等优势,是理想的环保型材料来源。羊毛在纺织行业存在严重的不合理利用,大量废弃纺织产品被丢弃或焚烧处理,目前的处理方法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故将其制备高附加值产品具备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 由于羊毛等天然高分子材料存在多种化学键,复杂的分子间和分子内作用力以及三维结构,难以被传统有机溶剂所溶解。目前已开发的角蛋白提取方法有还原法、氧化法和酸解法,由于溶解条件苛刻,角蛋白存在严重的结构损伤和过度降解问题,产率和分子量低,并且产生大量废物溶剂。基于此,探索羊毛可持续溶解处理方法对羊毛纺织工业有很大的需求。谢海波团队利用生物基平台化合物乙酰丙酸(Lev)为原料,和超强有机碱(DBN)简单混合制备生物基质子型离子液体([DBNH][lev])应用于羊毛和纤维素的溶解,改进了传统离子液体有毒性、成本高等缺点的同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溶解效果。由于酮基和乙酰丙盐阴离子中酮基的烯醇互变异构,它与纤维素和羊毛角蛋白具有特殊的氢键形成能力。基于新的纤维素/羊毛角蛋白[DBNH][lev]均相溶液,制备了一系列羊毛角蛋白/纤维素复合膜、复合纤维材料等再生材料,并对其材料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总共47

Copyright: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研室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邮政编码:550025